
基礎代謝率(Basal Metabolic Rate)
簡稱為BMR,是指在自然溫度環境中,恆溫動物的身體在非劇烈活動的狀態下,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,這些能量主要用於保持各器官的機能。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你一整天都躺在床上不動,所需要消耗的最低熱量,而基礎代謝率會隨著肌肉量的上升而提高,因為肌肉需要消耗的能量比脂肪要來的高。
每日總能量消耗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
簡稱為TDEE,指的是一個人一整天下來所會「消耗」的能量總和,其中包含了上面所說的BMR、運動消耗熱量、日常生活活動消耗熱量及攝食生熱效應。
1.基礎代謝率:詳閱上方介紹
2.運動消耗熱量:無氧運動及有氧運動所消耗的熱量
3.日常生活活動消耗熱量:做平常瑣事所消耗的熱量,例如走路、上廁所或讀書
4.攝食生熱效應:身體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熱量,一般估計大概是食物的10%左右
升糖指數(Glycemic index)
簡稱為GI,用於衡量醣類對血糖的影響。醣類經身體消化代謝後,成為葡萄糖,也就是血糖。同樣份量的醣類食物,分解代謝成血糖的速度也不同,被代謝的速度就是升糖指數。GI值越低的食物,血糖上升較少,容易維持血糖的穩定。
三磷酸腺甘(Adenosine Triphosphate)
簡稱為ATP。ATP是儲存在肌細胞中的即時可用的化學能,用於肌肉活動。ATP主要被用於短時間、高爆發的活動,例如:短跑、跳遠或跳高。
最大心跳率(Max Heart Rate)
通常都會以心跳率來當作有氧運動強度的標準,最大心跳率的估算公式為「220減去年齡」。假使你今年20歲,那麼你一分鐘的最大心跳就是200下左右,如果請你做有氧運動最大心跳率的70%,那麼意思就是每分鐘心跳率至少要達到140以上才算達標。
最大反覆次數(Repetition Maximum)
簡稱為RM,RM的意思就是在特定重量下最多能重複做幾下。假使你今天做臥推50公斤,而在姿勢標準的前提下,竭盡全力最多只能做到8下,那麼你臥推的8RM就是50公斤。
三大營養素介紹
醣類(碳水化合物)主要功能
1.提供熱量
2.避免酮酸中毒
3.保護身體組織蛋白
4.儲存為肝醣
5.促進腸胃蠕動
6.幫助體內脂肪代謝
蛋白質主要功能
1.建造及修補細胞組織
2.免疫功能
3.參與體內生化反應
4.維持血液滲透壓和酸鹼度
5.和爾蒙的成分
6.提供能量
脂肪主要功能
1.提供熱量
2.儲存能量
3.絕緣和保護人體
4.運送脂溶性維生素
5.增加飽足感
參考文獻
中文資料
比較熱身後不同伸展方式對爆發力及柔軟度表現之影響(陳柏語&杜存淵&傅譯霆,台北市立百齡高級中學)
http://www.shs.edu.tw/works/essay/2016/03/2016033011013896.pdf
比較不同的伸展模式對垂直跳運動表現的影響(陳怡汶,2011)
ICON來源:
https://www.flaticon.com/free-icon/breakfast_1288963#term=nutrition&page=1&position=5
專有名詞介紹






